第111章 .练刀(1 / 1)

加入书签

1

到了坡顶,周班长对小三说:刀法讲“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其实这短刀比单刀更在意手的变化。

说完,周班长就演示给小三看,那又厚又重的剔骨刀就在他手指间、手腕上转动,不,是跳动。

小三看得目瞪口呆,只见周班长时而把剔骨刀拿在手上,时而扔在空中乱转,时而从身前扔向身后,但是周班长伸手过去总是能握住刀柄,有时候甚至是用两个手指夹住刀尖,小三一直替周班长担心着,生怕他被刀刃或者刀尖划伤,但是周班长就没有伤着分毫。

周班长把刀收好,对小三说到:

我先教你三招:

第一招,正手变反手刀,反手刀变正手刀,第二招,左手把刀交到右手,右手把刀交到左手;第三招,磨刀,给我把剔骨刀好好磨一下。

说到第三招,两人都笑了起来。

小三说:周班长你也真是的,让我磨刀就磨刀,还说什么第三招。

周班长正色道:别小瞧磨刀,磨刀不误砍柴工知道吧?再说了,磨刀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刀与人的联系。

又说到:我仔细看过你的短刀,之所以刀刃上没有缺口是因为那蒙面鬼子在格挡的时候是用的短刀刀背,说明这个鬼子手腕反应也很灵活,我出手比他快,但没有像他那样在意刀子,所以没用刀背去挡。

周班长就开始传授:

首先练第一招,换刀,就是从反手刀握法(刀刃在小指这边)变成正手刀握法(刀刃在大拇指这边)。起手一定要反手刀,能不让人看见刀就决不让人看见你的刀。

反手刀主要怎么用?

让对手猝不及防时抹他脖子!

怎样做到让对方猝不及防?就是不让他看见你手上有刀。那先要反手握刀,而且手臂在移动的时候不断转动手腕手臂,任何时间都让对方视线看不见你手上的刀。

为什么随时要换握法呢?

如果第一下反手刀没有割断气管、颈动脉。马上变换成正手刀,再次去抹脖子。第一下动作就是右手反手刀,从右至左抹脖子,换成正手刀,从左至右再抹脖子。

2。

反手刀变正手刀倒还好练,也不算太危险,就是握刀之后张开手指,让刀柄在手掌中转一圈再重新握住,至于像周班长那样手在挥舞时随意变换握法,小三一时还做不到。

但是左手交右手,右手交左手扔刀接刀的时候就危险了,稍不注意就会受伤,不过周班长做了准备,给他准备了一把训练用的短刀,以前练暗蓝妖刀的时候小三练的是一根铁bàng,这次周班长专门给他做的短刀就是一根铁条,一头跟那无铭短刀一样裹着皮革,重量与无铭丝毫不差的铁条。

小三拿着这一根铁条哭笑不得,这压根就不是刀!

周班长说:我敢让你拿着短刀从前面扔到背后用手接住?要是把你手心扎个透明窟窿啷个办?我小时候练的时候还是用的一块竹子削的竹块呢。

前面几天压根没练过怎样刺杀,就练变握法和换手了。

队员们看着队长练短刀都好笑,周班长也没有让他去练挥刀直刺什么的,前面几天的训练任务一是换握法五百次;二就是左手拿着刀交到右手,然后右手又交回来,也是如此反复500次,而且给他定了惩罚,只要一次掉在地下,就加100次,小三很快就被枯燥的换握法和把刀在两手交来交去搞得苦不堪言,稍微一松懈,就掉在地上了,有时候求快也容易掉地上,周班长也没跟他客气,掉一次加100次,结果第一天,小三就这样左手把刀交到右手,右手把刀交到左手,足足练了900次,真是又枯燥又练得腰酸背痛的。

练了几天后,周班长拿了块木板用绳子挂在小树上,上面横七竖八用毛笔划了些线,周班长让小三用那铁条去划那木板,只许划到线上。

周班长先做了个示范,右手握着剔骨刀,唰唰唰,划了四五刀,然后让小三去看木板,只见木板上唯有画线的地方有刀痕,小三不禁咋舌,木板在动,这画的线又不规则,周班长怎么就看清划准的。

这样练了几天,这天,小三先是反手刀对着木板上画的线划过去,周班长坐在边上边抽烟边喊:

在手指上打个旋,再chā心口。无论对手怎么格挡,你就是要快。

快!快!快!

让对方闪避不了,格挡不及!

练累了休息的时候,周班长说:我们是先练杀人,再练伤人。打架我打不过你,但能杀死你!

打小我们就没练过打架,只学一件事,冲着脖子、心脏下死手。所以遇上打架不能伤对方性命时就成了挨打,因为我们只会杀人。

3。

这天等小三练完,周班长招呼小三也坐下说:小三,怎样练该教的我都教了,剩下的一靠你练,二靠你悟。

不过我也给你讲,你的短刀就算练到我这程度,万中无一的水平,也要切记,别碰上蜀中唐姓玩小刀的。

小三说:四川姓唐的玩短刀很厉害?

周班长说:我这点道行在唐家算不入流的(1),唐家也没有正式传我刀法,我有个幺舅爷爷,是我nǎinǎi最小的弟弟,不知道年轻的时候犯了什么事,被罚在后山给祖宗守墓,他最爱喝酒,我们小的时候遇上他喝醉了一高兴,就拿铜板让我们去买牛皮糖,山楂啥的,后来我nǎinǎi就告诉我,你要学本事,就到山上去给你幺舅爷爷送酒喝,他喝高兴了,就会教你几手,我就是这样跟着学了一些,不过小三你一定要牢记,我的刀法在常人眼里,可算是高手,但在真正的唐家传人眼里,连入门都算不上,我幺舅爷爷跟我比划过,我半招都挡不住,他自己说还是没出师。他们出手你根本看不清,你会觉得他们压根就不是人,他们可以极慢,慢到你自己把心口送到他刀下,也可以极快,快到你什么都没看见,喉咙已经被切断,心口已经被刺穿。

小三从小练拳,满脸都是不相信的样子。

周班长看了他的脸色说到:

民国24年,不是中央军入川剿匪吗?当时的红军到了陕北后,我们不是在四川待了一段时间,我就回了青城山老家一趟,专门去见了我幺舅爷爷,那次他就跟我讲了一件事情,不知道从哪里流窜过来一股bàng老二—

小三就问:bàng老二?

周班长就说:bàng老二就是土匪,山贼,就是强盗的意思,一般土匪bàng老二什么的,并不祸害当地普通百姓,讲究兔子不吃窝边草。

但是这个土匪是从其他地方流窜过来的,也不去抢大户人家,经常对着我幺舅爷爷以前住的那个山村附近的村民下手,前一段时间,公然派人到村子里面来说,每家每户都要准备大洋若干,猪肉粮食若干,如不照办就要屠村。

这个村子里大部分人家都姓唐,世代务农与世无争,幺舅爷爷当家的堂大哥,就派了一个最小的孩子,去那股山贼的地方。

小三就chā话:孩子?多大的孩子?

周班长说:也就十三十四岁吧,按照辈分来讲,我得喊小表叔,我们四川人叫表爸,我这个小表爸就找到了这伙土匪藏身的地方,被把风的人带进去洞子里,也搜了他身上,他身上只有一块竹片,一头倒是削得尖尖的。

那土匪老大就问我小表爸,单身一人上山做什么?我小表爸说“我爸爸让我告诉你们,不要去sāo扰这附近村子的老百姓”。

一众土匪哈哈大笑,老大更是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就指着这个十三十四岁的孩子说:就凭你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就敢来说这话。

小表爸说“如果你们不听劝告,我爸爸讲了,就让我把你们全部杀死。”

土匪们看着身穿小长衫,斯斯文文读书郎形象的小表爸,又是一阵捧腹大笑,不过,就这么短的时间,好多人都笑不出来了,因为几个拿着枪和最容易拔枪的人,瞬息之间就被我小表爸刺中心口而死,最后20多个土匪全部毙命,没留一条活口。

小三听到这里不由大叫:不可能,不可能!一个十三十四岁的孩子拿着一把竹剑就杀死20多个人,这20多个人都是泥巴做的,不知道拿枪啊?

周班长说:使短枪的,一开始就被杀死了,拿长枪的倒是开过两枪,但是开了第一枪后就没机会开第二枪。

小三还是摇头:不信,这不可能,又不是个人,20多个人呢。

周班长说:这件事情是真的,在我们当地是一件轰动一时的大事,县志都记载了的,只是外人不知道是我小表爸杀的。

小三还是不信:周班长你不是编出来哄我的吧?

周班长说:这世上人无数,光中国就有4万万人,有那么几个奇人异人不足为奇,何况你也是见过我玩刀的,你说一个屋里面,有个人,我上来就把那拿短枪的杀死,最后把个人全部杀死,你说我做不做得到?

小三说:做得到。

周班长说:那一个动作比我快上十倍,又怎么不可能杀死20来个人?

小三就说:这世上哪有比周大叔你快上十倍的人?

周班长就笑到:这世上亿万人你都见识过?不说别的,我幺舅爷爷,现在有70岁了,出手就比我还快,我跟你讲个道理,你打快枪,在87、88师是排第一是不是?

小三说:算是吧。

周班长就说:这是你10岁出头,你班长就让你练枪,而且你班长自己就是个玩枪的大行家,所以才带得出来你这种水平的徒弟,要是你10岁开始练短刀,不是我这种人教,而是比我厉害几倍上十倍的人来教,那你的刀法早就远远超过我了。

小三一想到也是这个道理:对,嗯。不过怎么可能有比周班长厉害十倍的人哦。

周班长说:小三如果你碰上与唐家人放单,五米之内转身就跑,五米之外,拔枪别动刀,恩,五米之外都不一定保险。总之要么跑,要么用枪,拳脚刀都不要在他们面前比划。

小三就问:我怎么知道谁是唐家人?

周班长说:一,唐家人出手绝对是单独行动,不会与人配合,就算是碰上有人凑巧在一起出手,他们也会马上主动避开。二,唐家人出手不像人而像鬼,如果你看见出手的人动作快得根本就不是人能做出来的,那他就是唐家人。

不过周班长又补了一句:唐家人不会轻易出手的,你也碰不上,他们出手要的价码很高。(2)

后记:

(1)老卡打个比喻吧,周班长玩短刀的水平大致就跟洪七公教过三天的穆念慈一样,他幺舅爷爷最多算鲁有脚水平,而唐家真正的传人水平就是洪七公本人或者郭靖、乔峰的级别,都是练降龙十八掌,但差距就有这么大。他们不是百万中一人,而是亿万人中一人!

无论子女多少,每代单传一人,传子不传女,从不在外招收徒弟。也就是解放后,王老虎王班长的孙子因缘巧合学了唐门的功夫,那是下一本书才会交代的事。

(2)这仙逝已久的古龙先生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一星半点蜀中唐门的传说,以为唐门是以毒出名,就在《白玉老虎》等书中写蜀中唐门擅长暗器和使毒,非也非也。

蜀中唐门并不是武功门派,上千年来也无多少人知晓,他们的事情不是这本书会讲的,小三也没机会撞见唐门的人,真要是放对,被唐门一招杀死,老卡怎么写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