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加快节奏,开新地(1 / 1)

加入书签

清华和北大这两所大学,除中科院外,应该是目前全华夏inter普及率最高的地方了。作为经管学院的实权副院长,赵春君对互联网自然是不陌生的,两年前就开通了电子信箱以便于和世界各地的学者沟通交流。

赵春君不做具体研究工作虽然已经很多年,但还是保持着每周看一篇明了一下张晨论文中的观点,希望和赵春君讨论一下。张晨的论文有理有据,任谁都不会忽视。哪怕是借鉴意义,给自己的学长参考一下也是好的。

赵春君深知这个学弟少年得志,心高气傲。虽然他并没有对这篇论文有太多褒奖,但能给他推荐过来也足以说明够得上优秀的程度。因此赵春君认真的看了起来。

整篇论文并不长,三万字左右,赵春君却看了接近两个小时。

倒不是张晨的论点有什么稀奇,这种唱空东南亚的论调虽不是学界主流,但每年甚至每个月都不少见。

赵春君看重的是张晨这篇论文中的论据。

大部分预测性的经济学论文,普遍都有一个问题是牵强附会,先有了论点,再来找论据。难免以偏概全、断章取义。

张晨这篇论文其实也是如此,但他写的角度和其他人不同,一方面他列举出了翔实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这篇论文从操作层面一步步论证了如何引发东南亚货币体系的崩溃,进而演变成金融风暴和金融危机。

赵春君多年治学经验养成的直觉告诉自己,这篇论文未必是危言耸听,但还是要进一步验证。

沉吟了一下,赵春君把张晨论文中涉及东南亚经济问题的几个点摘录了出来。清华目前在东南亚问题上的研究并不强,反而是厦大等南方院校有部分学者研究的更加深入,他需要找这些学者近一步验证张晨论据的准确程度。

弄好以后,赵春君登陆了icq。他前几天刚刚下载了这个小软件,很快就沉迷了进去。icq通讯的即时性让他只要打开电脑,就能和世界各地的在线好友沟通交流。

至于国内的朋友,也就只有有限的几个人知道上网是怎么回事,更不用说用icq了。

96年初,瀛海威在中关村的南大门白颐路立了一个大广告牌:华夏人距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一千五百米。此时的华夏互联网,连起步都算不上,只能谈得上孕育。

赵春君在icq上给钱映一留了言,让他看到后给自己回复。

最初的icq是没有留言功能的,也就是说只能和在线的网友交谈。如果对方不在线,也没办法留言。这是因为最初的版本是维格斯三人没找到投资的情况下自己捣鼓出来的,为了节省运营成本,不在服务器上存储任何的信息。但张晨发现这一点之后,马上让三人团队改进这一点,所以icq1.2版本的更新中,就增添了留言功能。

同一时间,拜伦斯科尔斯也已经看完了张晨的论文。拜伦摘下自己的金丝眼镜,揉了揉山根。

这篇论文他看了之后,惊讶程度远远超过钱映一和赵春君。作为研究亚洲金融市场的领军人物,拜伦比钱映一对东南亚存在的问题了解的更加深入和透彻。并且,拜伦本就是量子基金的高级顾问,虽然没有接触到量子基金的核心问题,但通过量子基金举行的一次次研讨会,拜伦已经感觉到索罗斯这头老狼在谋划东南亚的金融市场。只是不知道索罗斯的第一目标究竟是哪里,最初他认为是印尼,但现在这篇论文却从操作层面直接证明了,是泰国!

最不可思议的是,写这篇论文的,居然是一个在斯坦福只读了不到两个月书的暑期学生!拜伦不由得感到好笑,索罗斯最珍视的秘密计划,居然被一个不到十八岁的中学生无意中戳穿,索罗斯知道后会是什么表情?

大概仍旧是什么表情都没有吧。想到这头老狼,拜伦不由得感叹,即使有人洞悉了他的计划和手法,如果不能取得国家层面的信任和支持,索罗斯仍然会成功。但这个chenzhang有这种能量吗?怎么可能。

拜伦笑了笑,不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在打印出的论文上批注了几句话,让助理送还给了钱映一。

而未来的事实证明,未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拜伦斯科尔斯的大意,不仅让量子基金血本无归,更是让张晨成为1999年一月时代周刊评选的“五十位拯救亚洲金融危机的商界精英”之首!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