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请命(1 / 1)

加入书签

外头如今的粮食价钱早涨了十倍,这点银子只怕支撑不了几日。老太太的意思既然好看,又不能让别的公侯家比下去。

林盈袖打听了安阳侯府,人家出了整整二十万两银子,她这里就一万五,想不被比下去这分明是给人挖坑不是。

贴钱林盈袖倒是没这想法,好是整个裴家的荣耀,若是办差了就是她一个人的罪过。

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儿扔给她,摆明了是给她小鞋穿。

林盈袖与老太太的关系虽表面上维持着,私下里却已经到了冰裂的地步。

“太太,我有个主意。”

甘露跪下,笑嘻嘻地道:“这样的大事原没我这样的下人说话,只分到了太太这里,太太又抬举,理当为太太分忧。”

甘露有个亲戚去年家乡也是遭了灾,朝廷发的米粮不够,便混合了野菜马铃薯一起煮着吃,那马铃薯比野菜味道好,还能抗饿。

倒是个好主意,南边马铃薯已经大量种植,价钱比别的粮食便宜。都快要饿死的人,谁在乎吃的是白米饭,还是马铃薯,只要能填饱肚子活下去就好。

这个道理哪是这些高高在上的贵夫人们懂得!

就这么办!林盈袖叫了采买的管事来,给了五千两银子买米,剩下的让人出去交给二叔家,让二叔采买一万两银子的马铃薯回来。

前脚给采买的银子,后脚老太太屋里的芳宁就来传老太太的话敲打,言外之意这是做好事,让林盈袖别贪的太过,吃个几千两银子大家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林盈袖也没计较,打发走了芳宁,自己也敲打了采买的管事。

大约十来日的功夫,两边都准备好,便在城门外架了大锅,日日熬粥赠与灾民。

一万两银子现在能买千余担马铃薯,而小米却只得三百余担。别家为了体面,便多放水,粥稀却吃不饱。林盈袖这里虽不如别家的粥好,却能管饱。

前几天老太太还把林盈袖叫去教训,说她擅自做主,丢了公侯府的体面。

饿极了的人只要能吃饱还能在乎给的是什么?这些大户人家只顾着名声和体面,却不懂得这些人要的是什么。

河口灾情得到缓解,林盈袖想着这些灾民吃饱便躺着无事可做,心里想了个主意,便上书朝廷,给这些灾民发放马铃薯种苗,让他们回乡重建家园。

陈情表送到当今手上,当今觉得甚有道理,见身边只有南平郡王,便将表给他,问他:“此事你是如何看待?”

南平郡王跪下细看陈情表,虽文字粗浅,却句句在理。

“回父皇,儿臣以为虽是妇人之言,却道出民心。如今京城聚集十万余灾民,吃饱的还可,吃不饱的便生事,长此以往京城必乱。儿臣有一主意,不如让一大臣带领这些灾民返乡,朝廷拨款给灾民吃住,让他们在当地重建家园。”

当今闻言虽未决定,却微微颔首。

河口虽洪水退去,但疫情爆发,好在得到及时控制,相信这些灾民返回之际疫情必定能解决。

林盈袖这里眼看要支持不住,朝廷终于颁布新令,封南平郡王为巡河御史,带领所有灾民返回家园。

如行军打仗一般,带着锅碗沿途安营扎寨。

灾民一走,京中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很快便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也亏得当今圣明,安排一位王爷送这些灾民回去,若换了个小官小宦,这些百姓哪里肯信。皇帝让自己的亲儿子出面,足以表示朝廷对这些百姓的重视。

林盈袖交差,老太太脸上才有了笑容,“难为你想的周到,比我想的多撑了二十天。”

毕竟就那么点银子,老太太心里也有数,别人这么久至少是五万两银子,裴家就给了这么点,能撑到现在还不出乱子也算林盈袖的本事了。

“还有一个事情也需你去办。”

林盈袖才松口气听到这句,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上回老姑太太为五房出面的事儿你也是知道的,连裴妃都出了面,若你不低头只怕咱们连王府都得罪了。二郎才上任不久,不好得罪太多人,此事虽你在理,但强权之下,只能委屈你了。”老太太面无表情地说道。

林盈袖一脸震惊地望着老太太那张冷漠的脸。

老太太避开林盈袖的目光,沉声道:“这是命令,别仗着二郎护着你,你就可以为所欲为。忤逆婆母就是不孝,就是告上朝廷谁也保不了你。”

林盈袖迟疑了一会儿,只得答应。

裴垣人不在家,也找不到人商议,才到自己屋里,想着晚饭的时候给裴垣送饭顺道带个信儿,谁曾想老太太安排了四个人过来。

“老太太说,让我们几个服侍太太到五房那边去,礼物也不用您准备,老太太呀,已经替你安排好了。”

林盈袖闻言气的发昏,自嘲道:“老太太连自家人都信不过,我瞧着今儿不去怕是要吃我的肉呢!”

说着叫人预备下马车,这就去五房给那边五老太太和五房太太奶奶们赔不是去。老太太强压着自己家儿媳妇送给五房去羞辱,这和羞辱她自己有什么区别?

今儿出门只带了甘露,秋月性子急,只怕等会儿受不了五房的羞辱,闹起来反倒成了她的不是。这甘露虽说是新来的,却难得的沉稳。

“太太也别和老太太置气,一会儿若是五房真不给面子,咱们忍这一时之气,明儿就搬出去。”甘露饶是好性子,也被老太太给气倒了,就算不给林盈袖面子,好歹也要顾及裴垣的面子不是?

堂堂正二品大员的妻子要给家中的小辈儿上门赔礼,传扬出去别人怎么看?

林盈袖没说话,她也正有此意,上次不搬走是怕人诟病,这回她不会再忍了。

五房老太爷再世时也有官职在身,后面五老爷是个裴垣一样,从科举入仕,只大老爷本分,所以这么多年也没有升迁。

五房的大爷倒是出息,放了外任,回来的时候自然有升迁的机会。

这四爷和五爷一直在长房帮衬,每年长房给几百两银子补贴,也能养活一家子。

五房因为他们老太太还在,所以还没分家,吃住都是一起,每年每一房人给公中交多少银两,加上外头庄子和铺子补贴着也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