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囤兵鞍山(1 / 1)

加入书签

北上,他则抄水路于第二天天亮前赶回了营口,之后一路追赶,于当天傍晚时在海城以北六十里的甘泉镇与两拨人马汇合一处,随即命所有人跑步前进。

当依克唐阿返回辽阳,刚解决了粮食危机,又收到了清廷的电文。皱了皱眉后,他决定还是和于寒接触一下。

考虑到寿山及其麾下哨官喀达喇库也和于寒相熟,依克唐阿便带了两人随行,到时先让寿山开口,自己最后表态。

但行至鞍山以北的立山下时,竟发现道路上多了层层的工事,什么沙袋、壕沟、铁丝网,还架着几十挺ji qiāng,再看山上,好家伙,ji qiāng阵地到处都是,还架着近五十门速射炮。

哒哒哒——

冷不防,一串ji qiāng弹打在几十米外,将地面浮土打得像开锅了一样。

“什么人?这里已经封锁,任何人不得通过!”一个靠前沿的ji qiāng工事旁,面无表情的军官冷声喝道。

“放肆!睁开你的眼睛瞧一瞧,这位是镶黄旗汉军都统、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身旁一个随从厉声喝道。

“抱歉,军人以军命为先,某奉命在此驻防,无论是谁,均不得通过。若是硬闯,格杀勿论!”军官一挥手,临近几挺ji qiāng纷纷瞄了过来。

驻守这里的是同式江的四连以及薛士谦的海城守备一团,至于让两个守备团在辽东维持秩序,只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了。

好在于寒不缺枪炮,这场面确实够唬人的了。

依克唐阿脸色一沉,寿山见状劝道:“大人,咱们人太少,火力又远不如对方,还是不要冲突为好。”

“呼——”依克唐阿说不出有多郁闷,心想这应该是于寒第二个下马威了吧!给寿山使了个眼色,寿山又示意喀达喇库出面。

喀达喇库扯开嗓子喊道:“喂,对面的弟兄,我们奉了朝廷之命,前来召见你们的指挥官于寒,我们都是他的旧识,这次来也是为了给你们加官进爵,请兄弟们让开道路。”

原以为这话能起到作用,但很遗憾,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哪怕是刚加入不久的,也都xi nǎo快一周了,听了这些话表情都没动一下。旧相识?他们可知道,要是让官府再掌控了辽东,他们又得过之前的苦日子了。

见这样说不通,寿山越众而出,冲军官一抱拳道:“本人镇边军步军统领寿山,还请你们指挥官于寒前来一见。”

军官依旧冷着脸说道:“抱歉,在下职位太低,还见不着指挥官阁下,诸位还是请回吧!”

“这……”寿山也被噎住了,他算明白了,于寒根本没打算见他们。

冲依克唐阿苦笑一声后,后者冷哼一声道:“回去!”

不回去也不行,就算带兵来了,对方用重火力锁住了交通要道,硬攻根本攻不下来。

依克唐阿退走了,守备一团又收到了新命令:留三分之一的人继续驻守,其余人就地练兵,教官当然是四连的老兵。

一天后,一个个设施简陋却五脏俱全的训练场新鲜出炉,枪声、炮声一天到晚响个不同,惊得鸟雀乱飞一气,周围百姓起初还忐忑不安,但安民告示、征兵启示张贴出后,他们慢慢放下心来。

不少人冲着两块银元一袋面赶来,几天过后又招录了两千多人,于寒也是急了,原先的按部就班不现实了,乱就乱一些吧,先把人数往多了凑。他就是要用人数与重武器吓住镇边军与吉林军,反正钱粮多了去了,京城一趟可没白跑,收获的钱粮虽然没细数,但远远超过了他以前的总和。

这些就地征兆的新兵没有按部就班地训练体能、战术动作等,仅学三件事,或者说是两件事:隐蔽、瞄准、开枪。枪法短期内是无法提高的,但他们是为了应对集群目标,甚至不用击中,只要能干扰就行。也不用担心他们会临阵脱逃,屁股后面好几挺ji qiāng随时会教他们做人。

“啪!”

光绪帝再次拍了桌子,他想不到对方竟狂妄至斯,连朝廷派来的官员甩都不甩,堂堂黑龙江将军、威震一方的人物,还和对方相熟,竟生生吃了个闭门羹。

“命依克唐阿、长顺补足军械、粮草后率所部人马立即南下讨贼,着奉天府及所辖地方全力支持,不得借故推脱,否则,以附逆论处!”光绪帝思索良久,仍是咽不下这口气。

但盛京与辽阳相距两百里有余,道路崎岖难行,征集粮食物资也需要时间,等运到辽阳还不知什么时候了。

于寒明白这一点,让人留神辽阳方面动静的同时,他去拜访了一位老朋友。

辽阳东南,千山山区。

“方管带,还认识我吗?”看着眼前黑瘦的汉子,于寒微微笑道。

“于英雄?”方忠义有些不敢确认,毕竟是第一次见到于寒真容。

“没错,我是于寒。最近过得可好?”于寒大喇喇地坐下。

“唉——”方忠义一声长叹。乔八两到辽西后扑了个空,适逢倭军围攻锦州,见倭军势大,他没敢入城去,实际上也进不了,随后直接回来了,方忠义知道这么多人想返回关内非常困难,要找到魏光筹或李光久则更难,只能在这里消磨时间,粮食马上就要见底了,不少士兵开了小差,不知跑哪去了。

“重新认识一下,辽南救国军指挥官于寒,不知可曾听说?”于寒问道。

“辽南救国军?”方忠义一脸茫然。

于寒脸上一抽,感觉受到了若干点暴击。随后明白过来,方忠义感情一直“宅”在山上,对辽南的动静根本没有觉察。

他讪笑一声说道:“我现在拥兵一万有余,营口、海城及以南都在我手里了,辽西三十多万百姓闻听后纷纷迁来,现在辽东人人不愁吃穿用度,对救国军拥戴无比,我敢说,现在华夏境内没有一处的百姓可与辽东相比,以后还会过得更好,如果你愿为弟兄们找条谋生之路,我于寒双手欢迎,无论从军还是为民,都随个人意愿。”

“那倭寇?”方忠义被巨量信息冲击得不轻,随后又想到一个关键。

“嘿嘿,地方都被我占了,倭寇嘛,自然是打发了。”于寒轻描淡写道。

方忠义表情反复变化后问道:“那,于英雄,你与朝廷?”

“接触过两次,我获得了不少钱粮。”于寒一五一十地说道。

方忠义半信半疑,但手下几百人快揭不开锅了,火烧眉毛先顾眼前,他不由有点动心。但还需确认一事:“你没有…”随后觉得太直白,又停了下来。

于寒丝毫不介意:“放心吧,我没扯旗zào fǎn,再说占的地方都是从倭寇手里夺的。”是没树反旗,不过也不鸟朝廷。

方忠义又是一阵沉思,最终点头道:“我跟你干,不过你得对弟兄们一视同仁。还有,你知道我们家都在南方,都有家有口,就怕弟兄们在这里呆得不安心。”

于寒说道:“这不是事,去留全凭意愿,留下来的,只要服役满一年,随时可以离去。”他心里也这么想的,只要撑过一年,走上几百人也无伤筋骨了。

湘军虽是旧式军队,但毕竟比刚放下锄头的老百姓强,用救国军的方式训练后很快就能面目一新。

随后方忠义召集起剩下的人,点了下人数,还有近三百人,于寒也没打乱建制,将其编为辽南救国军第七营,营长当然是方忠义,归二团管辖。

接过队伍之后,于寒着人将七营带往营口训练,他则赶往了东南方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