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收服——火炮加嘴炮(1 / 1)

加入书签

“轰!”

一枚炮弹落在营寨外十几米处,炸出一个直径两米多弹坑,拱卫军越发混乱起来。

哒哒哒——

几百米开外,五六挺机qiāng咆哮起来,将军营外的地面打得土屑纷飞,不到十秒后停了下来,同时一个宏亮的声音响起:“拱卫军的弟兄们,我是辽南救国军指挥官于寒,也许你们没听说过我,但我对各位有所了解,知道你的曾在金州、土城子、旅顺、海城和倭寇血战过。你们都是好样的,于寒在此代表辽东百姓向各位致以由衷的敬意。

我知道,各位大多是辽南人,到了这里,就等于回到了家。你们也许听说了,在你们撤离旅顺后,辽南经受了兵燹之灾,旅顺、复州等地近三万百姓惨遭杀戮,光是旅顺就有两万人遇难,如果你们不信,大可前去白玉山看个究竟。

我知道,你们当初撤离是逼不得已,保存实力也罢,上命难违也罢,这不怪你们,要怪,就怪龚照玙、赵怀业等不战而逃之辈,是他们造成了你们孤立无援之境。

不管你们信不信,当初肆虐的倭寇已经尽灭于我辽南救国军之手,我们与各位弟兄一样,大多是辽东或辽西人,咱们是吃一方水土长大的,同样,也都有义务守卫这一方土地。

你们的哨探也发现了辽东的变化,现在人人安居乐业,吃得饱穿得暖,居有其所耕有其田,没有压迫盘剥,更没有乱兵匪患,救国军的士兵待遇也非常丰厚,士兵亲属更是享有非常好的优待条件。无论各位想弃甲归田也好,加入救国军也好,都是不错的出路。

而且我保证,随着辽东的发展壮大,以后待遇也会逐步提升,各位成家立业后,子女会享有九年义务教育,学习文字以及术算、西方学科,你们也会被安排到扫盲班识字,从此摆脱白丁的命运。”

也许是对方认清了形势,于寒说了一大通,无论是余见义也好,还是几个管带,没有一个人出言反驳,更没有发动进攻。

于寒见状继续说道:“不瞒各位,从你们一上船,我就得到了消息。你们应该听说倭国舰队被炸沉的事了吧?对我们来说,炸沉那三艘船更容易,但各位都是血肉同胞,我于寒下不了这个手。我们应该团结一心,一致对外!

倭寇的教训为之不远,华夏的强敌比比皆是。沙俄、英吉利、法兰西、尼德兰、美利坚、德意志,哪国洋鬼子在咱们面前不是趾高气扬、嚣张跋扈?

想当年,秦汉隋唐之时,我华夏威服四夷,谁敢在咱们老祖宗面前得瑟?现在为何到了如此地步?再往近了想,为何你们打仗时孤军作战,而且兵甲粮秣重重克扣,以致于各位空着肚子,半数拿着大刀长矛和倭寇的qiāng炮硬拼?

弟兄们,我在此问大家两个问题:

第一,往近了说,想不想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

第二,想不想找回秦汉隋唐时的荣光,抬头挺胸做人,让洋鬼子从此不敢小觑,直至让他们提起咱们就瑟瑟发抖?

如果想,救国军双手欢迎!我们救国军团结一心,无论是战场驰援还是军械粮食供给,都不用各位担心,这是我考虑的问题,你们只需练好本领,奋力杀敌就是!即使出现伤亡,伤残者妥善安置,牺牲者重金抚恤亲属,不会让弟兄们流血又流泪!在救国军中,每位弟兄都没有后顾之忧,你们的家人,就是大家的家人!

我知道,各位奉命而来,对我说的这些一时无法接受,我不着急,可以给弟兄们一个小时,哦,是半个时辰考虑。

我提醒各位,你们的机qiāng、火炮都在我们手里,我们人数虽然略少,但现在不是大刀长矛的时代了,打,是打不过的,你们靠近海岸,可以说无路可退,两条腿也跑不过四条腿,希望别做出令人遗憾的事情,我实在不想对弟兄们大开杀戒。

余统领,各位管带、帮带、哨长队率,你们也别担心前程,到了我这里,每个人都会妥善安排,你们有多大能耐,我就会安排多高的职位,保证每个人才尽其用。”

拱卫军副统领余见义一脸纠结,亲卫哨长秦振绪则神情戒备地护在身侧,亲卫哨也环绕左右,防止有人反水。

四个管带、帮带共计八人,分列两侧各自想着心事。

过了足足一刻钟,亲卫秦振绪猛一抬头:“统领大人,我带弟兄们挡住,打起来之后,你趁乱退到村里藏起来,再找机会脱险。”

这话一出,一个步营管带史长宜立即反驳道:“大人一个人太显眼,不如让弟兄们分散突围,这样更有把握,反正咱们都穿着便装。”

另一个步营管带沐光信说道:“大人,我愿带部下断后。”

其余两个管带正要开口,余见义摆手道:“此人在辽东深得人心,想藏起来根本不可能,所有百姓都是他们的眼线。断后就更不行了,他们只需一通火炮,再用格林炮扫射,咱们就会一败涂地;再来个骑兵掩杀,最后能活下三成都是奢望。这样吧,你们把我绑起来送过去。他们肯定不会为难你们。”

“大人!”

秦振绪一惊,挡在余见义身前,对几个管带怒目而视。几个管带也是脸色大变,纷纷跪地顿首。

这时更大的动静从骑兵营后方传来,只见近两百辆马拉板车轰隆隆地驶来,每个上面乘了五个救国军士兵,为首的几个军官模样的则骑马前行,到了阵前后纷纷跳落,很快依托地形构建起简易阵地。

为首一人到了于寒近前敬礼道:“报告师长,三旅九团增援来迟,请师长责罚!”

“哈哈,萧团长,你来的刚好!”于寒瞅了瞅一长串马车:“这个办法不错,谁想出来的?”

萧旭良答道:“报告师长,是陶旅长想出来的,只是征集板车用了一天时间!”

“很好,这是个好办法。”于寒赞许道。

另一边,余见义也发现对方来了援军,彻底熄了最后一丝侥幸,叹息一声道:“罢了。派人传个口信,我和这个于寒谈一谈。”

秦振绪听后劝道:“大人,你不能去,让我去谈吧!”

余见义苦笑道:“事到如今,谁还跑得了?我要是缩着不露头,反让他们看低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索性由着他去!”

秦振绪见状退而求其次:“那,大人,我带亲卫哨和你一起去!”

余见义摆手:“带亲卫哨就不必了,就你我两人吧!这个于寒我了解一点,除了对倭寇狠辣,倒不是嗜杀之人。诸位,节制好弟兄们不要乱,万一有什么不测,分散突围,能走一个算一个,活下来再说。”

余、秦两人怀着“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缓缓走向对面,本以为会遭到搜身或盘问,不料结阵的士兵主动让开一条通道,还解释道:“我们师长有令,来使直接过去即可。”

这确实是于寒吩咐的,有探察术傍身,不但能获悉对方是否携带兵器,连是否有敌意也一清二楚。这两人中,为首的瘦削汉子已显示为中立的白点,那个护卫般的汉子仍是红点,但都没带兵器。

等两人到了近前,于寒眼皮一抬:“来者何人?”

秦振绪顿时一怒:“哼!”

余见义连忙一扯前者衣袖:“哎,别急。”随后拱手道:“某乃拱卫副统领余见义,这位是我的亲卫哨长秦振绪,敢问阁下是?”

于寒听后起身拱手道:“原来是余统领亲至,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实乃于寒之幸。两位,请坐下说话。来人,上茶!”他这纯粹是胡诌,拱卫军中,他唯一知道的就是徐邦道,其他人一概没听过。

不过,这话谁都爱听,余见义两人表情顿时放松了一些。

秦振绪并未落座,而是站在了余见义身后。

余见义开门见山道:“于大人…”

于寒打断道:“余统领,不必这么见外,救国军也没有大人这个称谓,很多地方都与朝廷不同,你和弟兄们以后都会了解。你年长我许多,叫我于寒即可。”

余见义说道:“这样吧,我叫你指挥官好了。刚才阁下对弟兄们说的那些,是否都能做到?我个人荣辱无所谓,但不想委屈了弟兄们。”

于寒一拍胸口道:“余统领尽管放心,只要弟兄们愿意跟我干,我必定信守承诺、一视同仁。”

余见义盯着于寒瞅了半天,见他不似作伪,最后点头道:“除了相信你,我好像也没其他选择。我有个请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于寒点头道:“但讲无妨。”

“能不能保留现在的编制不变?”

于寒摇头道:“这个抱歉,必须打散后安置。不过,我保证,不会让任何一个人屈才。弟兄们过来后,会经过半月的训练,之后与其他新兵进行整编,同时会进行一些考核,视各人成绩任命职务,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余见义惊讶道:“这个倒是新鲜。好吧,就按阁下说的办。我这就回去,让弟兄们放下武器。”

于寒大喜:“余统领,秦哨长,辽南救国军欢迎你们,还有拱卫军的所有弟兄!”

望着两人的背影,萧旭良不可置信地问道:“师长,他们这就降了?”

于寒眼皮一翻:“怎么的?你还希望反复磨牙不成?”

萧旭良一个哆嗦:“不,我没那个意思,只是担心有诈。”

于寒拍拍他的肩膀:“放心吧,是真是假,我一‘看’便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