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7(1 / 1)

加入书签

叫苦不迭。

鲁国公发怒了:“你们这些小子,讨价还价都是一流,怎么不知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现在不肯拼尽全力守城,等到叛军入城,玉石俱焚,你们跟谁去讨价?”

几个尚书面面相觑,片刻后才任命的低下头,“请老国公吩咐,在下莫敢不从!”

尚书们很清楚自己的处境,知道简亲王了解他们贪赃枉法的底细,即便登基,也不会用他们这些人。那时下场一定极惨,这才振奋神,起小心思,全力协助几位老国公调兵遣将。

皇帝回宫去寻欢作乐,将政事丢给了几位老臣,虽然拥着美艳的嫔妃,心里到底有事。那两个妃子见皇帝停手,扭着妖娆的身子还要过来厮缠,被皇帝一脚狠狠踢下,“都给朕滚出去!”

等到妃子连滚带爬的跑出去,皇帝皱眉想了一会,叫过随身伺候的小太监,吩咐他把首辅沈毓叫过来。

不到半个时辰,沈毓就出现在了皇帝的书房,速度之快,让人怀疑他根本就没有回府,而是一直在宫中等着传召。

皇帝坐在椅子上,垂着眼脸,表情庄重,似乎在思考什么大事,沈毓跪拜之后,没有得到皇帝的许可起身,就一直保持着跪伏的姿势。

“你认为凭着鲁国公那几个老家伙,能守住帝都吗?”皇帝突然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

沈毓思忖了一会,没有抬头,恭顺的答道:“皇上洪福齐天,小小反贼不足为虑。”皇帝对这个回答很满意,犹如一切陷入绝境的人们一样,他宁愿相信各种能够脱困的谎言,也不愿意直面现实。

“不过,”沈毓补充道,“有备才能无患,皇上可以趁着现在逆贼尚未兵临城下,做好万全之策!”

皇帝皱着眉,凝神看了一会沈毓,因为后者低着头,他根本看不清对方脸上的表情。

“哦?你且说一说,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皇帝终于施恩般的发问了。

沈毓一直在等着这一刻,可是当这一刻真正来临的时候,他的手掌心还是冒出了细细的冷汗。沈毓不由得攥紧了手掌,似乎这样就可以守住心里的秘密。

“叛军狡诈,皇上要防着身边有人背叛,”沈毓小心翼翼的说道,“帝都城墙坚固,即便叛军攻城,没有一年半载也打不下来,若是城内有人策应,诈开城门,那帝都百年基业就会毁于一旦!”

皇帝突然重重拍了一下御案,声音之大,吓了沈毓一跳。

“你说得很对,”皇帝咬着牙,恶狠狠的说道,“朕对于他们太过仁慈宽容,这才酿成今日之祸,这样狼子野心的奸佞,朕的身边应该还有!”

沈毓心中大喜,忙附和道:“皇上英明,说得极是。”

“你有什么想法,说出来让朕听听!”皇帝伸手示意沈毓起身。

沈毓恭恭敬敬的站起来,“臣有一个借刀杀人之计,不吹灰之力,可保陛下平安!”

“那就是引北方之敌,御南方反贼!”沈毓侃侃而谈,他看到皇帝面露迷茫之色,忙补充道:“北元初定,皇上若是以利许之,就可以让夜楠引兵南下。”

“夜楠是草原上的野狼,朱照岚就是南方的猛虎,此计为吞狼驱虎之计,皇上可以坐山观虎斗,不吹灰之力就能坐渔利!”

皇帝面色由青转白,片刻后才犹豫道:“北元为外虏,若是一个不慎,朕就是大周的罪人,百年之后,也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沈毓胸有成竹道:“朱照岚拥兵数十万,若是计算得当,让朱照岚与夜楠对上,如果夜楠占了上风,他必定将朱照岚杀得落花流水。”

“而经此一役,夜楠元气大伤,战力折损,皇上再乘此机会,出兵灭了夜楠,则大周百年基业可定!那时皇上就是大周的功臣啊!”

皇帝不语,半响后似乎是咂摸出了这吞狼驱虎之计的妙处,方点头道:“妙,实在是妙,让这两个贼子互相争斗,朕既可以保全实力,又可以解燃眉之急。”他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起身拍了拍沈毓的肩膀。

“沈卿,你果然是肱骨之臣,朕没有看错你!”皇帝红光满面,显然解决了简亲王叛军这个难题,令他很高兴。

皇帝背着手,踱了几个来回,这才道:“沈卿,现在朕就手书一封,由你送去北元,你负责联络北元大汗夜楠,可以向他许诺,事成之后,朕将通苑,夏镇两地割让给他!”

沈毓面露喜色,再次歌功颂德,皇帝面露喜色,痛快的挥笔写下了书信,亲手取出御印,给书信盖好了。

沈毓等到墨迹干了,这才在皇帝的示意下好了书信,“皇上,按照您的意思,微臣应该何时出发联络夜楠呢?”

“即刻出发,越快越好!”皇帝想起那份战报,一股邪火就涌上心来,若是在夜楠赶到之前,帝都就被攻破,那时可就晚了。

沈毓答应得干脆利索,他慎重的将书信揣进怀中,迅速离开宫殿。

皇帝决定使用了吞狼驱虎之计,将大周北部国门敞开,请外虏入境平叛。可怜一干老臣,还夙夜操劳,为了防守调兵遣将,排兵布阵。

其中所需钱粮,一时调派不及,都是几位国公从自己库中添补。在他们看来,大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个人安危尚且不算什么,更别说钱财这些身外之物了。

眼看着老崇国公几乎搬空了家里半个库房,在户部当差的崇候虎直摇头,他一向掌管钱粮,深知这些东西来之不易,因此有些肉痛。

崇雨辰站在儿子身边,父子二人心有灵犀,都想规劝一下老国公,他想帮着朱氏皇朝守城,也算是忠报国无可厚非。

只是大周朱氏皇朝的皇帝尚在,而且他的内库也颇有钱粮,为何不贡献出来守城,却要臣子掏光家底来为国家做事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