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帝深思(1 / 1)

加入书签

www.wwwshubao .com,最快更新嗣子嫡妻最新章节!

动乱来得很快,南京并无天险,加之这些年承元帝推行仁政,每逢攻城之时,叛乱之徒皆以稚子为先锋。

即便有高城深池防着,但一看到尖矛前面那些睁大眼睛惊恐的孩童,过惯太平安定日子的地方官员也都不寒而栗。即便有个别市侩之人,一想起慈幼局乃高皇后亲自督造,今上极为重视,也大都传令下去只守不攻。

当然承元帝任命的官员也不全是庸才,不用朝廷号令,各地就发动舆论攻势,把叛贼骂个狗血淋头。文化人骂起人来最狠,尤其金陵四周自古富庶,仓廪足而知礼仪,富贵之地出才子的概率总比穷乡僻壤要高,加之事实摆在那,不用多宣传安文帝名声已然臭了。

安文帝当然也着急,只要心思正常的人,就不想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可另一方面,他太明白硬碰硬自己压根干不过朝廷了。莫说如今蛰伏这么久后,就十几年前他当皇帝,手握天下大权时,都扛不住身为藩王的叔叔。

被赶下皇位的耻辱、失去权力的不甘,十几年来日夜折磨着他,心中发苦的胆汁早已凝结成最毒的毒汁。更有甚者,多年逃亡生涯终究比不得皇宫中锦衣玉食,民间赤脚大夫跟皇宫中御医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即便年岁不大他也落下了一身毛病。

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着他,若不抓住这个时机,待承元帝之子继位,过两年一切安稳,他将不会再有任何机会。

他不甘心!

所以即便高僧说,这般残害孩童倒行逆施,死后会入十八层地狱,他也愿闭上眼睛装作看不到这一切,姑且放手一搏。

这世道向来都是楞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安文帝如今便是一亡命之徒,他将一切都豁了出去。与之相比,心怀民众的大齐官吏反倒落了下风。

作为高皇后脑残粉,扬州刺史将这一切归结于天命所归。既然投了新主子,他自然要出力。拉上包括苏州巡抚在内的一杆死党,一帮子文化人为安文帝造起了势。

江南一带布满了承元帝谋朝篡位的传言,安文帝人摆在那,加之扬州刺史经营多年,对本地有一定掌控力,一时间流言散布速度十分之快。

而后安文帝就成了小白菜,诉说着自己有多委屈。虽然他文采不好,但刺史手下自有笔吏捉刀。洋洋洒洒一大片檄文出来,通俗易懂但却颇具亮点。别人怎么想不知道,但罗炜彤看到那瞬间却笑了。

这篇通俗易懂的文章,与文襄伯成名之作风格颇为相合。全文没啥华丽的辞藻,也没有佶屈聱牙的各种用典,保证老百姓能轻易明白其意思。而且在文章最末尾,直接强调当诛首恶。

当诛首恶一说也有来头,檄文中安文帝一把鼻涕一把泪,言明弄那些失怙孩童冲在最前面,他比谁都不忍心。您别嗤之以鼻,如果抛却身份,他也是无人照料四处流浪的失怙孩童,故而对这些孩子更能感同身受。

行军途中,他也在尽力护卫这些孩子安全。但难免总有伪朝心狠手辣的官员,不顾孩童死活负隅顽抗。对于这种不配合的,他也是没办法。不过他承诺,待正位大统,定会继承祖母遗志,好生经营慈幼局,也算弥补今日之亏欠。

至于那些伤亡,则全是因承元帝而起。若不是他狼子野心,十余年间又怎会有这两场动乱,故而当诛首恶。

别提,他这番歪理,乍听起来还挺有道理。一时之间,竟还劝服了不少人。本来名声比鲍鱼之肆还要臭的安文帝,一时间竟挽回了不少人心,最起码他所占沿途州郡,反对之声不再那般强烈。

这样一来金陵城中可都急了,眼见安文帝打下那么大一片江山,即便一时之间攻不进来,割据一方也是足够。一旦有割据,天下还能太平了?

承乾宫内,被一干老臣劝谏调兵合围的承元帝耷拉着眼皮,看起来颇没有精神。作为待罪之身,如今争相表现的杨阁老急了。

“陛下,臣女愿劝三王爷迷途知返,将功赎罪。”

承元帝斜睨他一眼,懒洋洋地说道:“哦?你打算怎么劝?”

杨阁老蔫了,怎么劝?三王爷逃走时,只带上了身怀有孕的罗侧妃。他做王妃的女儿惊怒之下流产,依旧是个女胎,如今身子正虚着,甚至连长途跋涉去见一面都做不到。

“臣知罪。”

承元帝随意地挥挥手:“知道了,你们都先下去,朕心里有数。”

待到这堆恼人的苍蝇退下后,承元帝瘫倒在椅子上。他的身体自己了解,外表上看着年轻,实则内里已被掏空的差不多了。

被人唤了十来年万岁万岁万万岁,最终却是敌不过沧桑岁月。不过这一辈子,创下这般基业,一手奠定大齐太平盛世,他倒是无甚大的遗憾。趁着他还能动弹,安文帝蹦跶出来,也算他求之不得。

“有意思,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捋起几乎没有的胡须,安文帝止不住点头,冷不防面前闪过一道黑影:“适可而止,赶紧把我徒弟媳妇的外家找回来。”

来人正是糟老头,承元帝依旧翘着二郎腿,捋着胡须反驳道:“就一点都不关心你儿子?”

“老子哪来的儿子,那冒牌货早八百年该死了。”

“什么!”

其实关于安文帝的真实出身,承元帝这些年一直有所猜疑。原因无它,要真是亲生儿子,即便从小没在身边养过,师兄也不会无动于衷。他看得清清楚楚,师兄完全是拿袁恪当儿子在养,既然有亲生儿子,何苦这般栽培徒弟。

但如今被亲口证实,他还是被震撼到了。

“师兄,这两天我没惹你吧?”所以千万别拿我开涮。

“当年那么忙,哪有空生孩子。要不是老头子沉迷丹道,意图追求长生,甚至想把帝位传给丹术师卜算出来的那个窝囊废,母后也不会出于无奈走这一步险棋。那孩子……是当年母后救命恩人之子,本想保他一世富贵,谁知他不知从哪听来真相,惧怕各叔王,先下手为强意图削藩。”

承元帝再次受到了震撼,半晌结结巴巴地问:“那你为何……这么多年从未提起此事?”

“你不是稳住了天下?那我多此一举作甚。”

糟老头满脸嫌恶,露出我很忙没空管这点闲事的表情。这一刻承元帝特别了解袁恪的感受,怎么有人这般惹人嫌,真的好想掐死他。

没等他开掐,糟老头已经跑没了人影,空旷的大殿只留下他的声音:赶紧把平西将军找回来。

默默地瞥向御案上密报,上面是西北密探一早传来,发现西北军蛛丝马迹的消息。承元帝将其投入火盆,满心都是报复的快感。

叫你走得快,朕就不告诉你,急死你!

然后倚在龙椅上,他饶有兴趣地琢磨着安文帝出身,到最后越来越振奋。太过兴奋下,终于忍不住他咳嗽起来,以手捂嘴一顿猛咳,待到移开手里全是血。

尽管想得再开,此刻他唇角还是扬起苦涩的笑意。时不我待,脚下是锦绣江山,他真想活得久一点,再久一点。

不为眷恋手中权柄,只怕继任者无法肩负起这看似锦绣实则沉重的江山。

喝口茶漱口,他传来心腹宦官:“你亲自去趟太医署,问下太子身体如何。最差,能撑多久。”

若在以往,他定是一心维护嫡长子继承制,祖宗家法不可废,若谁都能当皇帝,上行下效世子继承、宗族财产划分也都乱了套,所以这条轻易不可动。

但安文帝前车之鉴在前,一个从未受过系统教导,甚至连朝中大臣都无法压制的幼主,于天下万民绝对是一场灾难。若没有这场动乱,他可能考虑撒手扔给太子,但如今得好生考量继任者。

眼前划过一道人影,承元帝终于下定决心,在早已撰写好的圣旨上用玺。未过多久,衍圣公府便收到旨意,赐婚公府嫡出小姐孔氏明瑜为四皇子正妃,婚礼定在两个月后。

两个月看似漫长,实则如今朝局动乱,皇子婚礼万分繁琐。想要如期举行,礼部着实得忙乱一阵。

婚期仓促倒可以解释,毕竟四皇子最近天天往国公府门前跑,皇帝心疼儿子急点也正常。最令人费解的,则是圣旨上的称谓。皇子大婚按理说应该册封,太子与三王爷皆是如此,如今轮到四皇子,朝廷不缺那一个王爷的俸禄,皇帝也不像厌恶这儿子的模样,竟然依旧让他做着皇子,没有一道封爵。

满金陵都费解,其中最明白的唯有德音一人。承元帝尚且犹豫不决,作为重生者,她看得却比承元帝都明白。

不封王爷,就是为了日后封太子。

即便知晓事实,这会她还是一头雾水。前世不是这样的,新帝皇位,分明与承元帝如出一辙。承元帝去后太子跟着走了,留下年幼的儿子,朝廷动荡四皇子趁机夺得大位。

如今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德音眼神越发迷惘,若事实真与她猜测一致,这辈子到最后又会如何?即便拼命安慰自己,冥冥中她也有不好的预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