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举一反三(1 / 1)

加入书签

顾兰若笑颜如花,宛若孤独站在悬崖边上的花,美的不可方物:“天下穷人占七成,中等占一成,剩下的一成多是我们这种人,还有不到一成的人,属于贵胄,他们的确能让我们赚钱,却也能给我们带来灾难,更何况疾病面前人人平等,同仁药铺要做的就是打破常规,不走寻常路。十日一次的赠药,夏有解暑汤,冬有暖心粥,我们要做就做到最好。”

她看了眼目瞪口呆的夏掌柜,继续道:“芙蓉镇地处要塞,三处的匝道,我们的同仁药铺必须做到最好,让往来的客商经过的时候,都能记住。”

夏掌柜站起身,松了口气,面上带着一丝抱歉:“老夫人来信,说芙蓉镇所有事务交由大小姐处理,当时我还在想,三爷珠玉在前大小姐还能有什么好法子,没想到,是夏某孤陋寡闻,见识浅薄。大小姐您放心,夏某一定竭尽所能,让同仁药铺在芙蓉镇站位脚跟。”

“有夏掌柜这句话,我便放心了。”

待夏掌柜走后,木芽凑过来,低声问道:“小姐,您不会打算将您研制的美白凝露给他们吧。”

“嗯,不可以吗?”顾兰若无所谓,自从和宋大夫学医后便开始研究那些七七八八的东西,没想到别的不行,美容颜已这方面到有很大的成就。

美白凝露可是顾兰若最新颜值的成果,已经在红拂和木芽脸上试过。

木芽提醒道:“小姐,那东西可贵得很,您刚才还说……”

“我是说疾病面前人人平等,可没说爱美面前人人平等,用在脸上的东西,自然是一分钱一分货。”顾兰若坦然,她从来没时候放弃搜刮那些贵胄的钱包。

谁还嫌钱多不是。

顾兰若倏然灵光一闪,贼兮兮的看着木芽,木芽警惕的缩了缩脖子:“小姐,您要干什么?”

“来前,红拂应该放了美白的膏子,看看放了几瓶?”红拂在昭华阁最心细,渝州空气干燥,而且越往渝州天气越湿热,红拂不可能不放东西进去。这点顾兰若还是有把握的。

木芽翻开包袱,还真有两瓶美白的膏子:“小姐,这可是给您备的。”

“为了祖母,我也只能忍痛割爱,你一会儿送一瓶膏子给夏掌柜。”顾兰若也舍不得啊,可形势比人强,钱要紧。

只是,让顾兰若没想到,夏掌柜的头脑不要太好使,硬生生将一瓶膏子卖到二十两银子,剩下的就不要说了,举一反三,预定。

木芽第二日禀报的时候,说的口干舌燥,将夏掌柜说的神乎其神。

“夏掌柜不愧是祖母看中的人,就是厉害。”她不过是提点一二,便能举一反三,一日下来,是其他商铺半年的效益。

夏掌柜认真执行顾兰若的法子,第二日便摆上暖胃的热汤,里面放了很对药草,喝一碗强身健体浑身舒畅,药铺门前排满了人。也正如顾兰若所说,其他药铺有样学样,很快也有药铺开始效仿,不过都会东施效颦,学不到精髓。

顾兰若提议的送药上门,在第三日便开始,夏掌柜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需求,将药分为三等,价格各不相同,自然都要讲清楚,药铺大堂将处于何种因为,药草受损,药效如何。

等顾兰若离开芙蓉镇的时候,夏掌柜特意前来送行,对顾兰若赞不绝口,若不是她还有钥匙,夏掌柜恨不得将她留在芙蓉镇。

顾兰若已经耽搁三日,不能再墨迹下去,告别夏掌柜,快马加鞭朝渝州赶。

东临渊这两日过的不好,不但被蚊子叮回去后还收不到顾兰若的信,心里急的抓耳挠腮,想要抓冷晨冷星问问,却发现两人像是消失般,看不到人影。

渝州大旱,已经许久没有下过雨,偏偏天气却湿热,蚊子还多,东临渊习惯京都的天气,刚到这还真不适应。整日觉得身上黏糊糊的,难受。

他在渝州城外转悠几日,实在受不住,今日一早进程,渝州的知州早已得到消息,在城门口等候。

“东临大人,您可算来了。”苏云堂正气凌人的颔首,并未表现出丝毫的讨好。

东临渊颔首:“耽误了几日,让苏大人久等了。”

“大人请。”苏云堂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跟在他身后的众人都含笑的让出一条路。

身后的几人挤眉弄眼,亦步亦趋的跟在身后。

东临渊入城,苏知州的悬着的心放下,安排好东临渊,众人跟着苏知州到了一处院子。

“大人,您说咱们要不要送点东西过去?”吴知府意有所指的看向苏云堂,他们贪墨渝州赈灾粮款,其中一部分打点上司,剩下的他们平分,谁也逃不掉。不过,建安帝让东临渊来抚慰灾民,是什么意思?发现他们贪污?

吴知府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知府,哪有说话的权利,向来都是苏云堂说什么他照办而已,可今日看到东临渊,他心里开始打鼓。

“送什么,东临渊我已经派人打听过,油盐不进,效忠陛下,在京都不属于任何势力,中间派。”苏云堂满不在乎:“每年来渝州打探的人没有二十个也有十个,最后还不是被咱们打发,怕什么?”

吴知府欲言又止,换做往日他肯定不怕,可今日见到东临渊总觉得脖颈子冷风直冒,心里不安生。他看向身边的人,方知府平日与他交好,两人也算是臭味相同,心有灵犀。

方知府接到对方的眼神,犹豫片刻,看向苏云堂:“大人,吴大人也是担心出意外,必定这次来的事皇上身边的近臣,对皇上忠心耿耿,若真死了惨了都不好向京都交代。”

“对,对,大人我就是这个意思。”吴知府附和道。

往日那些人不是收了贿赂,便是路上出了意外,他们敢动手,一是京都有人撑腰,二是皇上派来的人,官位不高,他们算定即便死了建安帝也不会追究他们,所以才敢如此放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