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上篇(1 / 1)

加入书签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四章问话场景4:人心距离,问话丈量

第一节 求同存异:认同与被认同里的玄机

迷你场景屋:

陌生人第一次见面说第一句话时。

问话故事会:

一个严冬的夜晚,两个人初次见面。

对话一:

“今天好冷啊。”

“是啊。”

“……”

“……”

对话二:

“今晚好冷!像我这种南方人,尽管在这里住了几年,但对这种天气还是难以适应,你感觉怎样?”

“是啊,我父母虽是北方人,但我也是从小在南方长大,在这里还是很不适应的。”

“你也是南方的?你是南方哪儿的?”

“我是南方……”

妙问解疑:

以上两段对话均来自两个陌生人初次见面的情景。在第一段对话里,两人见面说的第一段话非常普通“今天好冷啊”、“是啊”。从字面上就能判断出双方的聊性一般。

第二段对话则不同。第一个人见面就说自己是南方长大的,对北方的寒冷天气很不适应,然后又问对方感觉怎么样。对方虽不是纯正南方人,但也是在南方长大,自此,两人有了共同话题,你来我往间,彼此就会越来越融洽。

从第二段的话中可以分析到,尽管见面的两人一个是纯正的南方人,一个只是从小在南方成长,父母是北方的,但主动问话者故意忽略了这种差异,只强调双方的相似性:都在南方有一段成长经历,对北方寒冷的冬季极不适应。因为有了相似的经历,话题才会越来越多。

心理学认为,人往往会因为彼此间的相似性或者经历走到一起,在认同和被认同的过程中,慢慢由陌生变得熟悉。没有人希望与自己对话的那个人是个和自己没有丝毫共同点的人,那样的话,两人很难有聊得来的话题,甚至有可能爆发矛盾冲突。这也就是第二段的问话人求同存异的原因。

因为有了相同的地方,第一次见面的两个人才会渐渐有亲切感,慢慢放下戒备的心。消除陌生感的方式还有以下几种:

1.攀认式

赤壁之战中,鲁肃见诸葛亮的第一句话是:“我,子瑜友也。”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他是鲁肃的挚友。短短的一句话就定下了鲁肃跟诸葛亮之间的交情。其实,任何两个人,只要彼此留意,就不难发现双方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

例如:“你是xx大学毕业生?我也在xx进修过两年啊。你还记得xx吗?”

“你来自苏州?我出生在无锡,两地近在咫尺。今天得好好聊聊,走,有没有兴趣喝一杯去?”

2.敬慕式

对初次见面者表示敬重、仰慕,这是热情有礼的表现。用这种方式必须注意:要掌握分寸,恰到好处,不能胡乱吹捧,不要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之类的过头话。表示敬慕的内容也应该因时因地而异。

例如:“您就是《一只流浪狗的心事》的作者?我非常喜欢那本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