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枪小太婆(1 / 1)

加入书签

清冷冷的四点钟,天还是黑的,月台两侧伫立着一溜煤油灯,映照出不大的一方亮堂。一行人穿戴整齐,插着手、笼着耳,乌泱泱地候在一旁。为首的妇人年约四十,一把头发挽成一个低髻,鬓边贴着两朵珠花,闲立在正中央。

远远儿听到火车的汽笛声,有个着粉裙的丫头往秦妈妈身边凑去:“妈妈,来了。”妇人先是扫了她一眼,然后从怀中取出一块黄铜怀表,瞧过时间后方对众人道:“都理理衣裳,醒醒神儿。”

连通南北直隶的这条铁路今春才刚通车,票价贵得叫人咋舌,是以月台上统共也没几家子人。不多时火车到站,秦氏亲自提着灯笼等在门前,但见头等车厢里钻出一位米色袄子、兰缎马面裙的小娘子。

她年岁小,身量未开,瞧着只到秦妈妈胸口,脚上一双洋货小牛皮靴踩得踢踏响。

“大姑娘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李持盈没搭腔,轻轻点了点头就算是接下了这句寒暄。她打松江府上的车,在车上结结实实窝了半个月,加上今日起了个大早,此时头发虽然齐整,眼泡子却有些肿。众人见她脖子上挂着一把半新不旧的赤金长命锁,两只小小的手腕上各戴一只剔透如冰的水晶镯,登时眼神儿四处乱飞。

大庭广众之下,做仆妇的不能跟主子计较,秦氏抿出一个笑来,蜻蜓点水般屈膝福了一福,也不等叫就起了:“此处离家还有些距离,姑娘快去车上用口茶,歇歇吧,家里备了宴席,只等着晚上给姑娘洗尘呢。”

说罢引着她向外走去。

李大姑娘进京只带了一个老妈妈,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丫鬟,够顶什么用的?公主府的奴仆伸手便要将她的两只大衣箱接过去,丫鬟拿余光掠了一眼姑娘,见她没有阻止,这才乖乖卸了力。秦妈妈全程没往那边夹一下眼皮,老的太老,小的又上不得台面,皮肤黑黄,四肢粗壮,别说给姑娘贴身使唤,这样的丫鬟放在他们公主府,扔去厨房烧火都不要。

李持盈没打算跟他们闹僵,乖乖巧巧地扶着秦氏登上骡车,车帘放下时忽见不远处有小童叫卖玩意儿,不等吩咐,只一个眼神,青壮丫鬟便快步走去,买回两份还带着油墨清香的报纸。她没管秦妈妈也在车里,直接展开来看,一份是朝廷发行的《大明日报》,上头主要是一些皇室日程,官员调动,就如后世的党媒,算是官方喉舌;另一份是京城本地的《名士风流》,主要刊载了一些名流八卦,逸闻趣事——这家公子天纵奇才,风姿无双,与某当红名伶琴瑟相合,一段佳话;那位将军娇妻美妾,儿女绕膝,偏偏与最欣赏倾心的某皇室淑女有缘无分,只能错过。

李持盈在松江老家时也常看报,这个时代的娱乐方式非常有限,看报是最经济也最省力的一种,可惜老太太是旧派人物,一开始不许她看,也不许下人替她买,发现一次打一次,她说那些报纸都是不叁不四的人写来骗人的,好好的女孩子都叫挑唆坏了。后来她病得愈重,见她仍不知悔改,也就撒手不管了。

姑娘看得认真,一张小脸叫报纸遮得严严实实,无形中将秦妈妈晾在了一旁,秦氏不免有些气闷,转念又想小丫头子初来京畿,可不是见什么都新鲜么?于是再次耐下心肠,转口问道:“姑娘识字?”

李持盈没有藏拙的爱好,一边翻页一边嗯了一声。

自从神佑皇帝改革,如今朝廷取士不再凭八股文章,而是像唐朝一般分科录用。当今少年时还一力复辟女官政策,为此不知杀了多少人,如今南直隶一带多的是着补子戴冠子的官娘子,小女孩儿识字又有什么稀奇?

秦妈妈微微一笑:“那可好了,咱们北京城里有意思的去处多着呢,姑娘识字便省了许多事了。”

李持盈没抬眼,不是没想到自己进京会引起一些人的注意,毕竟她的继母、她爹的第二任妻子是当今的六女儿华仙公主,她没想到的是公主的能量竟然不小,《名士风流》专门给了一整块版面,用来吹捧华仙公主多么贤良淑德,将襁褓失母、幼年又没了祖母的继女接来京城,‘亲自抚养’。

她不禁停下来喝了口茶。

见人终于有了休息的意思,秦氏下意识地挺直腰杆,作长辈慈爱状谆谆善诱道:“大姑娘也不必紧张,咱们公主是最慈和温柔的人,前两年就同驸马说要接姑娘过来,是驸马想着,自己不能尽孝于老太太膝下,有姑娘代他承欢撒娇儿也是一样。”

李持盈低头用茶,内心冷笑一声。她半岁时元配亲娘莫名其妙暴病而亡,然后不出俩月,华仙公主下降她爹李沅,这里头要没点什么事儿,鬼才会信!然后就是守孝守孝守孝,她一个没断奶的小娃娃,在亲爹的嫡母手底下讨生活,美其名曰‘替娘守孝,替爹尽孝’,这一孝就他妈八年!公主不爱搭理她她能理解,谁家新娘子爱搭理前妻留下的拖油瓶?可李沅这么多年也对她视若无睹,连名字都是毫无血缘关系的老祖母起的,这他妈还不叫狼心狗肺??现在来装孝子贤孙了?就不怕老太太半夜敲你的门??

她不接茬,秦氏只好接着道:“咱们府里人口简单,现有两位小爷,大的比姑娘小二岁,今年虚岁六岁,还没取学名;小的才刚停奶,如今还是跟着公主、驸马住。老奴仗着年纪说句托大的话,府里没养过女孩儿,要是有什么怠慢之处,姑娘千万别委屈自己,公主是姑娘的母亲,岂有不盼着姑娘好的?若叫小人钻了空子、看了笑话,才是大家没脸。”

话到此处,李持盈收起报纸,露出一个浅笑:“妈妈放心,我省得。”

皇帝本就身体不好,近两年面都很少露,这个节骨眼上华仙公主要是被爆出虐待继女的丑闻,几年来辛苦建立的亲民人设都要付诸东流,她不是大公主真定,真定上过战场领过兵,至今在军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民间更是管她叫‘大公主娘娘’——只差没把皇室代言人印在自己的名片上。想到这里李持盈恍然大悟,也正因此,《大明日报》不会给华仙公主任何眼神,因为皇家只需要一个代言人,只有《名士风流》之类的小报杂报会刊登有关华仙的消息。

她在松江听过不少张淑妃母子叁人的花边新闻,真假暂且不论,总之这叁个一向是走人畜无害小白花路线的,哪怕华仙真的视她作眼中钉、肉中刺,此时也绝不敢采取任何行动。

骡车驶进二门,早有软轿在门口等着,穿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这么久,李持盈第一次觉得,封建皇权下人人要脸毕竟不是一件坏事。

*

公主府宝华堂。

过了中秋天气就凉快下来了,府里消夏的东西撤了个七七八八,唯独公主与驸马起居之处,因公主怕热,还挂着夏天的纱帐帘子。

“对了,今儿那丫头是不是到了?已经弄回来了?”

一个鹅蛋脸的大丫头跪着伺候她穿鞋,下首的小杌子上坐着一个老妈妈子,老妈妈子笼着手回话说:“一早秦显家的就去接了来,已经送进闻笙馆了。”

华仙梳着头好奇道:“怎么样?”

“模样倒在其次,公主见了就知道,玉面狐狸样儿。只这性子有些孤拐,拿咱们这儿当龙潭虎穴了。”

八岁的小女孩子,又自小没了亲娘,相依为命的老祖母四月也没了,要是立时就俯首帖耳、半点脾气没有反倒叫人瞧不起。

华仙没把她当回事,不过一个女儿,将来扫扫地缝就够送她出门子的了,一边歪头戴耳环一边没好气道:“去给你们驸马爷说一声,就说他的心肝宝贝进府了,好歹别忘了晚上回来吃饭。”

登时一屋子的丫头婆子都笑了,华仙乳母更是嗔她:“做了母亲的人了,还这样使小性。”

闹得华仙也跟着笑,笑完让人将小儿子抱来逗弄一回,完了才想起:“这个点了,晖哥儿怎么不见?”

公主长子乳名晖哥儿,因为生产时艰难,生怕养他不住,长到这么大也没怎么见过生人,他仗着父母喜欢,在府里一向称王称霸,丫头乳娘之流根本不放在眼里。这天晖哥儿醒得早,想起前日母亲送给他解闷的画眉鸟,闹着让人拿进来逗了一阵,不仔细竟叫它挣开链子飞走了,忙忙地下地去追,一屋子人大呼小叫着撵在后头。

“哥儿!哥儿!可仔细脚下!”

他踩着软底睡鞋,绕过假山一溜烟跑没了影,丫头们紧赶慢赶追不上,个个气喘吁吁,话也说不完整:“前头是……唉……大哥儿!快回来!”

此时李持盈正在屋里更衣。过了叁岁她就不要丫头侍候更衣了,一来过不了心里那关,总觉得有手有脚的,干嘛让人帮着穿衣服?二来……她身上有个不能被人知道的秘密。

不论哪朝哪代,枪械都属于管制品。神佑改革前朝廷管得松,到显圣皇帝即位,在工部属下设立洋务司,这道口子才逐渐收紧。松江地处江南,别的不敢说,洋货是最不缺的,五岁上有个倒卖洋货的奸商卖了一批本地工匠仿制的假洋货进李府,她在那里面发现了宝贝——小娘子解下兰缎马面裙,又小心翼翼地褪下细布衬裙,露出最里面的纱裤和绑在纱裤外的一圈羊皮带子。

皮带子上有个羊皮枪套,里头是一把小孩儿手掌大的手枪。这一看就是做来给后宅女眷赏玩的东西,浑身镶满了花里胡哨的宝石不说,弹匣里统共只有叁个弹巢,还不能装填正儿八经的子弹,只能是珍珠大小的石头子儿。

这东西李持盈不敢让老太太发现,只好偷着空儿一个人拿厨房养的母鸡试枪,因为没有火药,它的威力不算大,但在关键时刻争取一点时间还是没有问题的——从她出生开始,大明各地的工人运动就没有停歇过,虽然都是小打小闹,没形成什么大气候,但前年松江纺织厂的女工集体罢工,官府出兵镇压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打死了六名为首的女工头。

消息当然是被压下来了,可听下人八卦时李持盈心想,我绝不要被那样‘处理掉。不管贫还是富,有权有势还是卑微如乞丐,她绝对不要被人像蝼蚁一样随随便便地打死。

这枪一对儿两只,显然是叫不懂行的人当作了珠宝或玩器,稀里糊涂进了货,又稀里糊涂卖给了她。虽然左手那只经常卡膛(很久没保养了,她也不懂怎么保养),右手那只掉了好些红蓝宝石,李姑娘还是非常珍惜地每晚都将它们藏在枕头底下。她只要出门,不论是出远门还是出二门,身上必定要带一只枪。枪套子是她自己缝的,手艺不咋地,胜在足够坚固,今日初到公主府,才把自己剥干净,新裙子新衣裳还没来得及往上套,忽听窗槛下面传来一声闷响。不等责问守门的梅枝,一团踉踉跄跄的人影撞开门帘,皮球似的摔了进来。

李持盈自己也没想到,穿越一趟,拔枪的本能竟然没丢,只穿着亵衣纱裤的小姑娘一个翻身骑坐在男孩腰间,黑洞洞的枪口直抵他的额头。

“你是……”她太居高临下,晖哥儿眼也不敢眨,忍不住还咽了口口水,“谁?”

为什么会出现在我家里?

她摸不准他的身份,但能瞧出他手无缚鸡之力,又气又惊又懊恼,瞪着眼道:“是你祖宗双枪小太婆。”

---------

皇帝顺位:神佑→显圣→当今(太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