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8/12 “一文邮社”会“邻(1 / 1)

加入书签

2o1o年8月12日:“一文邮社”会“邻居”

从土耳其归来安抵北京,下榻德外大街一宾馆,随即我就情不自禁上“万家马甸邮币卡市场”,逛一逛邮市,并会一会交往十年却尚未谋面的“一文邮社”的邮友袁巨贤。 袁友编《北京邮声》,曾一度连载我的《郑启五集邮日记》长达两年。

马甸市场一家家的小店面密集如蜂窝,“邮币卡”三足鼎立的局面依旧坚挺。我以为爱邮者一生爱邮尽享痴迷的幸福,每一家开业的邮商摊位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坚守。

行至“一文邮社”店面,只见柜台外一位老年邮迷和一位中年邮友正在对一份当日出版的《中国集邮报》指指点点,我忍不住凑上前去,尽管有些不大礼貌,我还是硬着头皮“窃听”了他俩的密谈。 听话听音,原来老年人是那报纸上《九年难觅一朝奇遇的邮票》一文的作者孙兆山先生,而中年人就是“一文邮社”的袁巨贤先生。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在孙先生大作的边上,是我的随笔《伦敦眼:从邮票到现场》,两文紧紧挨在一起,就像此时此刻我紧挨着孙先生的背部一样。集邮足足半个世纪,这样的奇遇还是头一回。邮香墨香扑鼻而来,我再也无法不动声色了,连忙用手指直戳着报纸自报家门:“我是你的‘邻居’郑启五,兴会,兴会!”袁先生反应敏捷,立即起身与从天而降的我热烈握手,相识十年,终于一见,而孙先生一时没有悟出“邻居”的含意,站在一旁,楞了片刻。

互做介绍,原来孙先生是我们厦大何大仁教授的好朋友,而何老师又是我3o年的忘年交,于是共同的爱好和共同的邮友让我们之间陌生的栅栏即刻倾覆,一见如故“酒逢知己千杯少”。我想起谍战电视剧经典的接头镜头,手持《中国集邮报》,你是甲文作者,我乃乙文撰稿,暗号对上了,于是三人忍不住哈哈大笑,合影留恋!

从此在我的邮友名单上又多出一个老年邮友孙兆山,而且是别具一格的邮友——逛邮市逛出来的邮文邻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