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章 护驾勤王(1 / 1)

加入书签

看到跟随北襄太妃杀进来的暗卫,康王脸上阴云密布:“你们北襄,竟然在京城安排了这么多人手?!”

有些事情,他忽然明白了。

什么兄弟反目,什么千里追杀,全是假的!

楼晏潜伏在京城,就是为了这么一天。

怪不得老大回京处处碰壁,兄弟俩隔阂越来越深,闹到势如水火的地步,原来早在人家的算计中!

“当初太祖皇帝力排众议,分封楼家于北襄。这些年来,屡屡有人提及,北襄百姓只知有王爷,不知有陛下。可无论是英宗,还是先帝,都无条件相信你们。却原来,你们早就有了不臣之心,图谋我姚氏的江山!你们,对得起太祖皇帝,对得起英宗皇帝,对得起先帝吗?”

康王转过头,沉声质问:“郑国公,你不是忠心耿耿吗?他们这样明晃晃地谋反,你杀不杀?”

郑国公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情理上,他相信楼晏,可康王这说法,又不知该如何反驳。

楼家身为异姓王,本该避嫌的,偷偷在京城安排人手,确实说不过去。

北襄太妃大怒,张口要骂——

“你他娘闭嘴!”

诶?她还没说话啊?北襄太妃摸了摸嘴巴,奇怪极了。

扭头一看,却是大长公主抢先一步。

不愧是她的死对头!

大长公主怒不可遏,一把抄起茶盏,向康王摔去。

康王防备着这边,没防备那头,被摔了一身茶水,勃然大怒。

“姚凤蝶!我好歹也是你兄长……”

“呸!”大长公主指着陵山,“我兄长在上头躺着呢!你算哪根葱?”

“你……”

大长公主截断他的话:“你什么你?你这第一号谋反的人物站在这里,还有脸说别人谋反?我告诉你,北襄的人是我叫来的!你连自己儿子的性命都不顾,难道还不许我叫别的臣子勤王?”

“不错!”太后严声道,“先帝临终之前交待哀家,北襄楼氏忠心耿耿,倘若我孤儿寡母有朝一日受人欺凌,那就叫北襄前来勤王!郑国公,你听清楚了吗?”

说到受人欺凌,太后丝毫不给脸面地瞪向康王。

郑国公精神一振,大声应是,喊道:“众将!太后懿旨,与北襄一道,护驾勤王!”

跟着他进来的将领同声应和:“是!”

北襄太妃一枪挑去,逼退围着楼晏的死士,喝道:“这里有母妃,你走!”

楼晏知道自家母妃多彪悍,也不客气,虚晃一招,便往宫门退去。

殿外的寒灯大声呼喝:“保护公子!”

从北襄带来的暗卫从四处涌出来,只要有人向楼晏下手,他们就顶上去。

短短几十步路,不知留下了多少人,洒下了多少血。

终于到了门口,楼晏用力一推,宫门轰然开启。

他高高举起手中太后、皇后两方金印,看着眼前的朝臣、禁军将领,一字一字说道:“太后、皇后有旨,康王意图谋害陛下,众臣速速护驾!”

此言一出,行宫前哗然。

什么?康王谋害陛下?难道刺客是康王指派的?不会吧,康王这是不甘心让儿子当皇帝,自己亲自上了吗?

钱相一看形势不妙,站出来高声斥道:“楼通政,假传旨意可是死罪!”

楼晏神情冷肃,回道:“下官手中的金印,钱相没看到吗?旨意千真万确,尔等还不遵旨行事?”

钱相声音含怒:“你简直胡言乱语!康王是陛下的生身之父,有什么理由谋害陛下?本相正要问你,金印从何而来,你对太后皇后做了什么?!”

众臣缓了这一会儿,思路转过来了。是啊,康王好不容易让自家血脉承继大统,只会希望陛下活下去,怎么会谋害陛下?想换自己上,也不能这么生硬啊!

眼见风向不对,吕康驳道:“钱相这话说得奇怪,有没有理由,那是事后去追究的,楼通政出来传话,这是在求救!你阻拦救驾,安的什么心?”

说罢,他转身面对众臣:“到底怎么回事,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如今真假不知,当以陛下性命为重,大家说是不是?”

这……说的也是。如果楼晏说谎,进去一看真相自然分明。

“禁军呢?快去救驾!”

“走,我们也进去!”

钱相哪敢让人进去?楼晏出来求援,他认定行宫里康王占据上风,绞尽脑汁只想把人拦住。

“等等!”他喊道,“大家不要忘了,陛下正在急救!这么多人进去算怎么回事?害了陛下怎么办?”

“那钱相有什么主意?”

钱相说:“康王先前不过带了两队人进去,又有郑国公在场,想来再有两队人,就可以控制住局面了吧?楼通政,你以为呢?”

楼晏摇头:“不行,太少了,至少翻倍!”

“翻倍就翻倍!”钱相接得飞快,心想,这小子到底嫩了点,这就上钩了。他藏起心中得意,飞快地点了几个禁军副将的名字,“……你们带人进去!”

“慢着!”楼晏再次否决,“换别人!”

听他语气坚决,钱相明白了。这小子,知道这几个是康王的人。也行,他不同意,那就拖时间,他同意,康王便多了帮手,不管怎么样,自己都赢。

钱相打定主意,装出一副怒容:“你还说你没撒谎,为何不让禁军进去?”

楼晏十分恼怒的样子:“换别人不是一样?他们几个很可疑!”

“有什么可疑的?是你心怀鬼胎吧?”

两人吵闹起来。

另一边,身为首相的常庸却一言不发。

有人小声问:“常相,这样的大事,合该您做主才是,为何……”

常庸摇了摇头,别有深意:“这会儿出头,可没好处。”

眼见时间渐渐流逝,宫门口依然争吵不休,行宫里却越来越安静,钱相几乎要露出得意的笑容。

终于,宫门再次开了。

他抬起头,看清宫内情形的那一刻,瞳孔骤然一缩,笑容瞬间冻结。

北襄太妃提枪开道,血染战袍。

在她身后,大长公主扶着太后出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