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5(1 / 1)

加入书签

r   众人都哄笑起来。

从这次小聚开始,赵肃慢慢地建立起自己人缘和关系网。

一甲三人之中,徐时行谨慎有余,魄力不足,王锡爵则过于急躁,唯独赵肃虽然年少,却沉稳雍然,遇事总能冷静以对,又肯给别人出些主意,所言所想也总能让人信服,隐隐地便有引领着其他人意思,这是后话。

却说金榜题名不久,差事很快就下来,他们甚至连回家探亲时间都没有。

不出所料,一二甲名列前茅这些人都被分到翰林院。

徐时行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

王锡爵、赵肃、余有丁、陈洙、戚元佐、张廷臣等人,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而赵肃又多一个额外兼差,就是到裕王府教导世子殿下。

如果现在皇帝只有裕王这个儿子,那么这份差事定然会惹来许多眼红,但是现在还有个景王在,看皇帝那意思,还指不定传给哪个儿子,而且景王府上也已经传出侍妾怀孕消息,未来如何还难说得很。

42

42、第章

槐花盛放季节,也终于到离别时候。

京郊崇文门外有折柳亭,也不知何年何月所建,年久失修,但因是京城通往外头必经官道之一,所以人来人往,旁边还有几处落脚歇息茶棚,不算冷清。

赵肃骑马陪着元殊出城,到这里,赵肃勒绳下马,元殊却未动。

元殊要带着去上任仆从和书童马术不精,一路跟在后面,累得气喘吁吁,才终于赶上他们。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回去吧。”元殊淡淡道,纵然再舍不得离开,也需要面对这一刻到来,他不喜欢这种依依惜别儿女情长场面,说这句话,掉转缰绳就要走。

赵肃忙按住他,笑道“小师兄可还记得,那年咱俩打赌,说如果我能考中进士,你就要答应帮我做一件事”

元殊撇嘴“我还当你忘这事儿,果然是不肯吃亏,说罢。”

他也没问赵肃想要什么,仿佛只要他说,自己无论如何也会做到。

赵肃大笑“看你这模样,不知情还以为我要你去摘星星摘月亮,其实也就是一桩小事,师兄到曲靖之后,烦请收集当地一些土地丈量,人口税收,民风人情东西,账册也行,县志也罢,甚至是当地百姓口述传闻也可以,待下次见面时再一并给我。”

这种古怪要求显然是元殊意想不到,他很诧异“你要这些作甚”

赵肃眨眼“给你找点事情做,免得你到那里一瞧见热情洋溢苗女,便忘师弟我。”

元殊见他不肯说,也不再多问,就答应下来。

他知道赵肃自小就很有主见,每件事情大都有自己道理,却不知赵肃不是不肯说,而是不知道怎么说。

古代交通资讯都不发达,不可能像后世那样几秒钟就能知道千里之外发生事情,赵肃只想尽可能多地解各地民情,但他自己现在还不能出京外放,这个愿望只能暂时交给元殊来帮忙实现。他也说不上这些东西能派上什么用场,但先收集着总是没坏处,也许总有一日能用上。

“我走。”

“师兄,保重。”

赵肃退后一步,拱手,行礼,郑重而严肃。

“一路顺风,还有,后会有期”

元殊深深地看他一眼。“后会有期”

说罢叱一声,扬鞭纵马,绝尘而去。

赵肃站在那里,看着他背影,久久未动。

当初刚来到这个时代陌生感,不知什么时候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陈氏,戴公望,元殊,朱翊钧,是这些人在身边一点点地影响他,让他慢慢地从骨子里彻底变成一个大明人。

是,我是一个大明子民,纵然中国人这个词,现在还不流行,可时间倒溯几百年,我们也有一个共同称谓华夏民族。既然来到这里,就算能力有限,我也希望能够努力一回,起码做到问心无愧,而不是将来后悔,所以,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

傍晚风扬起衣袂,橘黄色霞光透过云层铺洒下来,却衬得他侧脸越发丰神如玉。

小书童侍立一旁,站得脚酸,忍不住轻声道“公子,我们回去吧”

赵肃嗯一声,也不上马,两人牵着缰绳,慢慢地往回走。

“你想作甚去去去,离远点儿,我们还要做生意呢”

旁边茶棚传来老板娘呵斥,他们循声望去,却见一人蜷缩在亭子旁边,衣衫褴褛,脸上一片污渍,已经看不清面目,他伸长手,正要去拿茶棚客商不小心掉在地上馒头,想来是身上味道实在难闻,离他有些近人纷纷掩鼻。

那人身形高大,即便弓起腰,也能看得出来。

对方被茶棚老板娘一喝,飞快地抓起馒头又缩回原处,开始慢慢啃食,也不抬头,老板娘气得直跺脚,但也拿他没办法,只好回转身去做生意她是小本生意又不是占地为王,人家只是拿个掉在地上沾灰馒头,总不能不让。

赵肃不由停下脚步。

“公子”

赵肃沉吟片刻“你去把这几个铜板拿给他。”

小书童大惑不解,仍旧照做,他走过去,捏着鼻子把铜板都丢在他跟前,就跑回来,态度实在谈不上友善。

那人见铜钱,慢慢地抬起头,看向赵肃,一双眼睛黝黑有神,与外表迥然不符。

他没说话,只是对着赵肃磕几个头,收起铜板放入怀里,站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亭子另一头,坐下来,头靠着柱子,似乎要睡觉。

赵肃有点失望,他觉得自己被后世小说影视误导太多,见到一个举止奇怪乞丐就觉得可能是个深藏不露高人,结果人家还真是个乞丐。

“走吧。”

“诶”小书童高高兴兴地应一声,跟在赵肃后面。

夕阳余晖落在两人身上,将影子拉得老长。

嘉靖四十一年,严世蕃因母丧返乡,没他在左右谋划,严嵩在御前频频失仪,加上蓝道行扶乩指严嵩为奸臣,嘉靖皇帝开始对严嵩感到厌烦。

于此相比,俞彻弹劾鄢懋卿折子,反倒成导火索而已。

五月,刑部右侍郎鄢懋卿被落职抄家,共抄得白银三百万两,珠宝玉器十数箱,全数充入宫中内库,鄢懋卿流放戍边。

随着鄢懋卿落马,赵暖这个无关紧要小人物终于从诏狱被放出来,虽然因为赵肃老师和都指挥使刘守有交情,锦衣卫总算没有对他施加刑罚,可就算这样,人也瘦一大圈,连带面黄肌瘦营养不良。万幸是,赵暖经此一事,大彻大悟,终于彻底敛去那些少年轻狂习性,开始脚踏实地地做起买卖。那间被赵肃租出去铺子又被他收回来,镇日早出晚归,埋头做事,甚至不再提起俞家小姐。

赵肃中探花消息也传回长乐,自然轰动整个县城,赵氏宗族喜不自禁,逼着大房吴氏请赵肃母亲陈氏回府去住,后来还是陈氏自己不肯,才罢这个念头。

陈氏淡定如初地经营着那间点心铺子,生意越来越好,她也听赵肃建议,不再扩大本地规模,只是遣两个会做点心伙计来找赵暖,预备在京城里开第二间唐宋居。

回春堂沈少东家买卖也越做越大,写信来告诉赵肃,说是明年就要北上去山西那边找晋商谈生意,也会到京城来看他们。

八月时候,严嵩因伤心丧妻,年事已高为由请求致仕,嘉靖帝恩准。

严嵩进宫辞行,君臣二人谈一夜,出来时候严嵩两眼通红,据宫中传出来消息,皇帝同样也面露伤情。严阁老二十年深得圣心毕竟不是假,君臣之间也确实有情份在,人要走,抚今追昔,皇帝看着白发苍苍老臣,原本一心想遣走他心思也开始动摇。

最后,严嵩还是走,六月中旬时候启程,结果兴许是年纪大,进入直隶境内时便病倒,嘉靖帝闻讯,还派宦官与太医前往探询,让他就地休养,直到病好再动身。

时光慢慢滑过,眨眼之间,赵肃入翰林院也有一年。

翰林院工作,对一般翰林来说,算不上忙,可也不会太闲,上至论撰文史,或者是随侍御前以备皇帝问询,下至整理书册档案,基本上每日都有事情做,偶尔也能泡上壶茶,聚在一块儿聊聊朝政八卦,但对于赵肃来说,他又多一个额外差事,那就是教导裕王世子,所以每日基本上是翰林院和裕王府两头跑,间接也算锻炼身体。

这一日他忙完手头事情,又到裕王府去。

轻车熟路地走进朱翊钧院子里,远远便看见朱翊钧趴在那里习字,旁边还站个人。

他脚步声惊动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抬头看他。

朱翊钧是面露喜色,另外一个人则微微一笑。

“少雍来。”

是张居正。

赵肃不敢失礼,忙拱手道“张大人”

此时张居正,年过而立,正是风华最盛时候,虽然面色白皙,却并不阴柔,站在那里,目光湛然有神,气度渊渟岳峙,已经隐隐有他老师徐阶真传。

张居正笑道“少雍不必多礼,我路过这里,碰巧看见小世子在读书习字,便进来瞧瞧。”

他本身也是翰林院侍讲学士,掌管着翰林院,论起来还是赵肃直属上司,理应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但他之前因为要兼着国子监那边差事,也是几头来回跑,又要不时去徐阶那里议事,算起来跟赵肃见面次数也寥寥无几。

此刻近身见,便仔细打量起来。

殊不知对方行礼同时,也在暗自打量他。

张居正心道这赵肃得师相几番夸赞,想必别方面定有过人之处,只是单有一点不好,那便是形容姣好,面相偏于柔和,相由心生,难怪连教小世子也诸多纵容,令得世子字至今也没什么长进。

赵肃想却是张大人下颌那三缕长须果然黑亮润泽,柔顺飘逸,不愧是上明史流传千古名须,如果再配上一句广告词,那就更妙我只用飘柔。

43

43、第章

朱翊钧见了赵肃,早就想扑过来,碍于张居正在侧,总算没忘记自己身份和平日教导,委委屈屈地勉强克制住身形,但渴望眼神早就不住地往赵肃那里瞟。

在张居正强大气场面前,小朋友感受到莫大压力,所以非常期盼赵肃来安抚自己受伤幼小心灵。

赵肃看得好笑,事实上朱翊钧面对高拱或陈以勤时,也没有这么老实过,只不过张居正来时日不长,朱翊钧还摸不清他脾气,也不敢太过放肆。要知道这个时代极为尊师重道,日为师,终生为父,连帝师也不例外,连当年荒诞出名正德皇帝,对待老师同样也是敬爱有加。

张居正没有注意到朱翊钧小动作,他正想着该如何措辞告诉赵肃“少雍,我刚从老师那里得知个消息。”

赵肃心中隐隐有种不祥预感。

“边关急报,俺答攻辽阳,辽东总兵杨照亲自率兵出击,中伏身亡,你老师出关接应杨大人,”张居正沉默片刻,“也并殉难了。”

赵肃略呆了呆。

他忽然想起六七年前,第次见到戴公望情景。

那个站在知县和族长旁边,貌不惊人中年人。

你想读书,是为了什么

你可愿意当我学生

在那时候,他本没想过,这样个决定足以改变今后命运。

以赵肃来历,早就形成了自己世界观和人生观,可戴公望让他看到,却是后世那个物欲横流社会所没有种精神读书人风骨和气节。

这样个人,怎么会说没就没了呢

赵肃回过神,第反应是不信。

张居正同情地看着他“节哀顺变。”

“老师不是巡守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