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改制;扣人(1 / 1)

加入书签

发布完命令后,于寒感觉有点反应过敏,不过有备无患,总不能被打个措手不及吧?

于寒接着又联络了穆麟德,问了一下设备的事情,得知采矿设备即将生产完成,大约一个多月后会在汉堡港装船。

询问完这件事后,于寒又增加了几笔订单。

第一笔仍然是军火:一百挺马克沁机qiāng,子弹一千万发。每挺3000块银元,比加特林贵了不止一点点。

在勃朗宁重机qiāng问世之前,马克沁牢牢占据了统治地位。

这种大杀器在1883年已经问世,1888年开始服役,并于1893-1894年在英军手中大展神威,在中非以五十人、四挺马克沁打退了5000多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打死了3000多人。

虽然马克沁机qiāng并不是德国产的,但清廷在1888年就开始仿制,德国对这种大杀器更不会视若无睹了。

果然,穆麟德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表示尽快供货。到货之后,原有的加特林手摇机qiāng就可以淘汰了。

一百挺足够装备救国军所有团属的机qiāng连了,以后再需要的话,于寒会用图鉴和锻造炉整出来。

第二笔订单是六个火车头,至于车厢,于寒仍用锻造炉生产,铁轨、扳道器这些也一样,没必要掏钱买,反正也不是消耗品。

穆麟德虽然不理解,但于寒坚持只要车头,他也没再劝说。

第三笔订单他已打算了很久,火电厂三大设备:蒸汽机、汽轮机、发电机,购买了两组,还有相应的冷却、水处理以及输变电设备等。

第四笔订单是一批车床、铣床、刨床、钻床、镗床、磨床、制齿机等,这是被称为工业母机的存在,有了这些机器,再招录到足够的人才,奉天府也能制造机器设备了,包括机床本身。

第五笔订单是各类实验药品、设备、及制药设备,他打算开个制药厂,将所知的青霉素、磺胺、四环素生产出来,这些药品在战争年代可是妥妥的暴利,穿越者不都是用这招来敛财的吗?

第六笔订单则是蔗糖、食盐、榨油、纺织等民用设备。这些厂子开起来后,会在恰当的时机承包给私人,等局势安稳后,重工业、军工业也一并承包出去,以激励相关人等的经营、创新能力。

以上订单中,凡是安排订购机器的,供货商要负责机器的调试以及人员培训,直到奉天府能自行运运转为止,这些费用都包进合同价款中。

除了这些外,于寒要穆麟德帮忙联络符合要求的勘测设计以及建筑安装公司,奉天府可没人能整得了这个。

回到海城后,于寒再次召开会议,先是通报了一下与沙俄的矛盾,申明这种情况并非偶然,对方对辽东,甚至是整个东北早有觊觎之心,双方迟早会有一战,并提醒军政各部做好保密、防范措施,尤其是身居要职的,要注意自身安全,防止沙俄做出狗急跳墙之事;

其次将章继真所提的建议传阅与会众人,这时被任命为辽阳市长的卫修齐已被调到了海城,现在是海城市长,辽阳现在由他的副手负责。卫修齐听到章继真的建言后顿时两眼放光,他虽然主攻法学,但对经济学也有涉猎,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更是读了好多遍,章继真的提议在很多方面与之不谋而合,因此他首先表示赞同,并为其他人做了详细解释,很快许多建议通过了表决;

第三,将新提交的订单告知众人,尤其是第二至六笔,都是些轻重设备或机器,这些将改变奉天府现有的生产模式,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人才以及前期准备;因为是于寒自掏腰包,所以众人对他的独断也没什么意见。

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面向华夏全境招聘各类人才,学历、履历不限,只要有一技之长,无论是留学生还是工匠或是清廷官吏,都可来奉天府应聘,一经录用,会根据个人能力和意愿安排到合适的岗位,薪水比内地要高出三成;这是落实第三点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工业技术人才,否则等厂子建好了却没有人操作,乐子可就大了。

第五点,面向华夏全境收购粮食、棉花、油籽、蔗糖等,提前储备起来,有于寒的物品栏在,不用担心过期或变质问题;

第六,向全国招商,主要是承包经营上述的民用企业,于寒也没有隐瞒什么,又表示会在将来把重工业、军工业一并承包,直至转手,完全由民间拥有,奉天府但有需要,只管掏钱购买。

对于此点,很多人不理解,就连卫修齐也认为将财源掌握在自己手中才稳妥,但于寒知道这样的弊端,与己关系不大的经营者,都会采用急功近利的手段,对于管理经营、技术创新都没好处,用不了多久就烂摊子了;

交由私人承包后,就成了他们的家当,不用心都不行,而奉天府就节省了大量人力。

经过于寒这一解释,众人释然了,提议自然通过。穿越者不仅只靠金手指,超前的眼光同样有大用。

第七点也至关重要,将奉天府改称东辽省,全境划分为若干个行政区,鉴于现状,省会暂定为海城,盛京城改为沈阳市,再设立锦西、锦州、铁岭、辽阳、营口、海城、凤城、大连等十几个省直管市以及若干个县或县级市,并从各地驻军中抽调出以前管理地方的军官及士兵,成立行政机构,初步实现军政分离,等人才到位后进一步细化;

对于这一点没人反对,并一致推举于寒任辽东省高官,高官由卫修齐担任,并兼任海城市市长,实际上后者才是干活的,于寒还是负责钱袋子。

第八,成立警察厅和治安总队,警察与治安总队的人员由伤退士兵、军官为骨架,再从预备役中挑选人员组成,警察维持日常治安,治安总队负责紧急情况下的增援。这两个部门都是垂直管理,受地方监督,但不受地方管辖,费用也由东辽省直接拨付。

警察厅长和治安总队司令,于寒让众军官推荐,警备旅旅长薛士谦和特种团团长杨从望都推荐了自己的副手尤壮志、林宏升,这两人于寒与参谋部也了解,能力暂且不说,人品、性格都没有问题,就这样通过了。

第九,创办东辽日报,报导国内外新闻、发布东辽省的政策、动向以及个人观点,还承接各类启示、广告以及接受个人投稿;这点也顺利通过。

以上提议通过后,立即开始落实,最先落实的是办报以及招聘、招商信息,通过国内外报纸、以及手刻版的第一期东辽日报散布了出去。

于寒现在更佩服章继真了,上面很多提议都是后者建议的。

好不容易忙完了,于寒才想起有件事情没告诉墨玉秋,正是墨玉城的事。

按理说这事应该告诉她,但鉴于小舅子现在的性格,现在说出来可不是什么好事,除非墨玉秋能忍住不见,但这种可能微乎其微。

这一踌躇,事情便拖了下来,加上事情繁多,没几天于寒便忘到了脑后。

正月十四,也就是元宵节的前一天,第一师的电报发到了海城。

果然不出所料,沙俄擅自派出了勘测人员,在铁岭一带进行勘察活动,第一师骑兵营外出巡逻时发现并逮了起来,并搜到了勘测数据与草图,还有岩性、土质描述。

经初步审讯,这些人是正月初九入境的,因为于寒的强硬态度,勘测人员随后变得小心起来,只是再小心,也不可能省略掉任何路段,最终还是被逮了个正着。

于寒命令第一师继续审讯,看能不能挖出漏网之鱼,并要求增加巡哨的频率和密度,以及做好保密事宜。

一师立刻照办,果然挖出了几个同伙,但令人气愤的是,这几个竟是开源八道镇的当地人,收了点钱后便为沙俄人打起了掩护,这几个lǎo máo子就是他们用马车带进来的,沿途的食宿也是他们出头料理。

没什么可说的,涉事的人通通抓了,并将其家属监视起来,这个不用救国军操心,当地百姓平时也受到了救国军的熏陶,日子也改善了不少,对这些吃里扒外的人非常痛恨,自发地当起了救国军的眼线。

这次不但挖出了人,还缴获了开源县八道镇到铁岭市新台镇段的地形图和工程地质报告,这可不仅仅是证据,等东辽省自己修建铁路时也能作为参考。

于寒为什么不让沙俄建好铁路后再占据?那样看似省了点事,但麻烦同样一大堆,扯皮、开战况且不论,最关键的是,沙俄就可以借此明目张胆地勘测地形,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时间一晃,半个多月过去,沙俄一方终于意识到出了问题,沙俄驻营口领事谢尔盖气势汹汹地来到了第二师师部外面,要救国军通知最高指挥官,解释他们的人到哪去了。

江海生不敢擅专,及时联络了参谋部,随后按照于寒的指示,表明沙俄勘测人员涉嫌非法入境及间谍罪,已经被关押起来,这时候正在某个矿山服刑呢。

谢尔盖怒不可遏,先是申明那些都属外交人员,拥有外交豁免权,随后被江海生怼了回去:豁免权在领事馆才有效。

谢尔盖撂了一句狠话后,怒气冲冲地走了。谁都知道,这事才是个开始,下一步,就看沙俄怎么出招,救国军接着就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